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对转型期中国经济之的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6-28 13:41:5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2017年 4月 22—23日,第九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在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召开,专家学者围绕“国家与发展”、“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演化视角下的中国经济问题”、“演化经济学思想史”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马艳就新能源这一具体案例,作了关于作用的讨论,认为新能源力系统的演化源于其系统分力之间的协同演化,利益机制是新能源力系统协同演化的直接动力机制。对于如何将演化分析方法用于现实问题分析,山东大学教授黄凯南指出,在演化视角下,经济增长深层次的动力机制是供给侧技术、需求侧偏好,以及对供给和需求产生系统性影响的制度之间的协同演化,促使经济体向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形态演进。

  关键词:教授;演化经济学;供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思想;分析;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基础理论;产业;协同演化

  2017年4月22—23日,第九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在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召开,专家学者围绕“国家与发展”、“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演化视角下的中国经济问题”、“演化经济学思想史”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国家与经济发展问题上,演化经济学一直强调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引领性作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伍山林对美国关税史系统梳理后表示,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通过高关税政策和主义,对国内产业进行过扶持和促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贾根良就马祖卡托的企业家型国家理论进行了阐释,认为演化经济学提出了国家对于市场塑造和市场创造的研究,美国不仅在赶超过程中,即使在战后,国家都对很多重大科学技术的推进乃至产业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黄阳华通过回顾中国高铁的创新史,再次佐证了国家在高铁技术赶超和自主创新中的主导性作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马艳就新能源这一具体案例,作了关于作用的讨论,认为新能源力系统的演化源于其系统分力之间的协同演化,利益机制是新能源力系统协同演化的直接动力机制。由于缺乏利益驱动,仅靠其自身协同演化难以持续,必须借助扶持这一外力,通过改变新能源力系统参与主体的利益矩阵,助推新能源力系统的运转。

  对于如何将演化分析方法用于现实问题分析,山东大学教授黄凯南指出,在演化视角下,经济增长深层次的动力机制是供给侧技术、需求侧偏好,以及对供给和需求产生系统性影响的制度之间的协同演化,促使经济体向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形态演进。中南财经大学教授卢现祥强调,实现供给侧结构性的关键是转变制度供给方式,建立抵御利益集团对经济起负面作用的制度体系,打破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集体行动困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云南大学教授张国胜从技术变革、范式转换等长周期分析范式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长波中的经济萧条孕育技术变革,技术变革又催生新兴产业,范式转换能够推动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这一轮长波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供给结构的性变化。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刘志高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比较了中国和欧美的新兴产业形成与产业结构分叉问题,认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本地要素与全球力量、历史条件与现实努力、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于演化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捷从结构异质性角度对复杂劳动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与生产力进步相伴随的复杂劳动还原,造成了部门乃至社会经济产出价值量的增长。由于复杂劳动还原的出现只限于某些部门和某些企业,这就意味着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是以生产率在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为前提的,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越大,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就越明显。基于多普菲、福斯特和波茨等把经济演化视为由规则驱动的知识增长过程的认识,武汉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汪涛提出,不能认为微观加总直接等于宏观,而应将经济系统看成是规则及实现群体的集合。中南大学教授傅沂就演化产业经济学发展的纲要、可能性与研究主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经济学学科性质分歧的根源在于,对产业经济学的方、理论基础等重大问题缺乏统一的认识,而新兴的演化经济学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西南大学教授雷国雄将西蒙的理论逻辑概括为四个方面:人是由一组情境知识构成的发生系统,具有从容应对复杂可变的适应性;有限的人通过尝试搜索方法,获得若干具有满意收益水平的情境知识;人通过想象的实验和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非蛮力的尝试搜索,高效地获得情境知识;人具有动态更新发生系统的能力,具有更高阶次的适应性。中南财经大学教授杨虎涛就演化经济学的不可逆概念进行了再诠释,认为不可逆性绝不只意味着“历史重要”,不可逆强调的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发生在个体微观层次的新奇现象,通过特定的机制被选择,并且稳定地成为群层次上的宏观新奇现象。当这种宏观新奇现象得以稳定时,演化的不可逆性才得以表达,成正意义上的结构性质变换,对不可逆发生条件和机制的讨论是演化分析的关键所在。

  围绕演化经济学思想史以及中国经济学发展问题,云南大学教授认为,经济学多元化国际运动是非正统经济学掀起的反对新古典一元化,经济学在方法、理论、政策和教育方面多元发展的运动,从目的、性质和渊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这场运动的组成部分。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柴毅博士认为,把脉中国经济不能脱离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和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化,但现有理论往往忽视传统思想的现代化转型,强调经济思想的优越性而产生“水土不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贾子尧博士指出,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者普遍认为,熊彼特早在库恩之前就提出了类似库恩的“科学”和“范式”理论,把经济学的历史描述为“科学”和“古典形势”交替出现的过程。但是,熊彼特和库恩的相似性只是表面的,他们的核心思想恰好相反。库恩的理论旨在强调科学发展中存在非连续性,而熊彼特的理论则旨在服务于对经济历史的连续性阐述。中国人民大学李黎力博士讨论了明斯基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认为二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研究方以及对立的政策立场。云南大学博士生杨珂介绍了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凯普的另一种“社会成本”问题理论,认为该理论用制度主义的系统观和共同演化原则分析社会成本和问题,使其相较于新古典的分析更具现实意义和解释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