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的神谕(组图

※发布时间:2018-4-6 4:08:1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探秘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吴哥窟,使用吴哥三日券,深度了解吴哥王朝璀璨文化。发班时间:2月12、26日价格:4180元/人起咨询电线日超值游

  此行去柬埔寨,最遗憾的是没去坐吴哥窟的热气球。想象一下,热气球从巴肯山西面缓缓升起,坐在热气球上的人用镜头拍下吴哥窟的全景,巨大的石雕废墟与原始森林水乳交融,夕阳让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蜜糖色—这对我有着多致命的吸引力。

  再想象一下,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无意中在暹粒的原始森林中发现这座宏伟古城的那瞬。

  那些高耸的巨石,每一块磐石上都有着令人惊叹的臻美雕刻,阳光透过浓密憋仄的树缝投射进来,苔藓留下的绿斑、石质风化的赭红、基石的黝黑,在光与影的折射下,呈现出琉璃般的幻彩。站在废墟中央,仰望象征意义中的须弥山,回廊四周全是婀娜多姿的阿普莎拉,扭动着各式婀娜舞姿。用了400年时间才建成这样伟大的高棉文明,因为战火,又是一个400年,一直在蛮荒原始森林中寂寂无声。此刻,无意间又再次被发现。那一刻,亨利一定认为自己得了神的指点,内心相当震撼吧。

  5年后,依然是一位来自法国的摄影师艾米尔·基瑟尔,也辗转到这个东南亚小国,于原始森林中辛苦跋涉,拍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吴哥窟照片。艾米尔仅存的几张关于吴哥窟的照片中,前景里巨大的棕榈树似乎更加抢眼。作为“城中之城”的吴哥窟,完全没有今天摄影师照片中大开大合的气质,而像是个最普通的柬埔寨人,黑瘦、干瘪、风尘仆仆,穿着夹脚拖,乐悠悠地晃荡在布质的吊床上,优哉优哉享受着来自森林的风。

  回来后我才从资料中得知,暹粒是2014年亚洲最佳旅游城市第二名。而第一名的获得者是日本京都。这一结果,让我不知该如何谈起。

  暹粒市非常小,只要沿着暹粒河一直走,无论怎样,总能找到想去的地方。柬埔寨又常年炎热,和一样,大马上跑的多是日本车,因为冷气充足。有天我指着马上的车和同伴说:“这里一定是日本贩卖二手车的重要市场。”同伴惊异地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全是十年前的老款车。”

  果不其然,导游介绍,暹粒的旅游大巴车都是从日本买来的二手车。但让生的是,虽然司机一直穿着夹脚拖,指甲里灰垢一层,但每天上车,所有的位子都被得一干二净,而且大巴车的轮毂上还被爱美的他拧上了一圈桃红色的装饰铆钉,非常显眼的漂亮。

  进入吴哥古城后,要换乘景区内小交通,也就是中巴车。说真的,那些车的外观还不如我们的村村通巴士,但同样很干净,冷气强劲,而且,这些天坐的每一部车,音响都非常完美,利于导游在上的解说。想想我们国内的很多旅游大巴,导游一拿起话筒,先是猛力地拍拍话筒,然后“喂喂”几声,到底什么又是好的标准呢?

  每到一座古寺前,都要下车步行进入。所有的步行道都是尘土飞扬的砂石,穿凉拖的姑娘纷纷表示不适应。有人问导游:“为什么要铺那么多砂石?”“因为以前是泥土,一下雨非常泥泞,所以铺砂石。”“那为什么不能修成柏油?”“修那干嘛?这里是古迹呀。”

  我们在柬埔寨的时候,常常嘲笑这个国家的旅游业真的很原始,门口查验票完全靠人工,最不济弄两个木栅栏完事。有时人流多了,验票的人还得追老远去查验。那些千年前的古迹,除了小吴哥的壁画用条绳子随意拉一下,不准抚摸外,其它地方都可攀爬、摊坐、拍照。景区里到处是追着游客兜售明信片、蛇皮鼓、花围巾、棕榈糖、木香珠的当地人……“管理漏洞太大”,我们这些来自文明社会的人信心满满地道。

  回来后我突然在想,如果圣剑寺门口铺满全新石板会是什么样?如果吴哥窟的石板大道前安装了几台不锈钢电子验票机又会什么样?如果涅槃宫的长桥上是一间一间“小木屋”又会是什么感受?

  有时,或许是我们离冰冷的“文明”太近了,才会离生物性的“人情”不知不觉远了。古高棉王国为我们留下的那些震撼的文明,大多与教有关,是当时的高棉人无限臣服神与自然后,才呈现出的惊人文明结晶。我一直相信,中那些可解的,属于、逻辑和科学;那些无解的,则归属在神秘与教的范畴。

  人类和一样,都是从尘土中来,向尘土中去。何谓真正的“文明”?景区里出入的小贩,难道不是管理者的另一种慈悲?所以,踏着尘土去用心抚触1000年前的古文明,又有什么违和感呢?

  一直觉得,到一个全新地方,是学习一种陌生文明最有效的方式。置于陌生会给你一种填鸭式教育,这种令人窒息的“贴面”,却能让你回归正轨后咀嚼很久。

  去暹粒,去吴哥,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印度教。而勾起我对这一陌生教求知欲的,还是因为“美”。

  如果说之前的吴哥窟、巴扬寺、圣剑寺都是雄壮的男性,斑蒂斯蕾绝对是个婉约女子。整座选择了一种含玫瑰红色的细质砂岩,在阳光照射下泛滥着浅粉色的。与之前几日参观的那些巨大相比,斑蒂斯蕾有些小巧玲珑,那些只有一米高左右的门槛好像并没太多实用性,但是极尽奢华的门楣雕花让它如此与众不同。

  是在斑蒂斯蕾像波斯织毯一样繁复的雕花墙面上,我注意到一些故事,然后在吴哥国家博物馆里看了众多视频,才了解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是印度教中的神。

  人类早期的故事总是系统庞杂,我只记住了一条: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奴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世界之神。在我的理解中,在印度教中是没有所谓的完美和,只有不断的与重建,间最完美的状态其实是“平衡”与“生生不息”。

  印度教形成于2世纪左右,也就是说,那是2000年前的智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2000年前的古人早已知道并无完美,今天的我们又还在苦苦苛求什么呢?

  女王宫的精美石雕门楣景区内随处可见的柬埔寨小贩柬埔寨百姓生活中的吴哥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