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壮族舞蹈之师公舞

※发布时间:2017-12-1 22:11:5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舞蹈,在五千年前便已出现,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的类别与形式多种多样,各民族也拥有自己独特的舞蹈。而壮族“师公舞”便是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邕宁、都安等县的一种属梅山的祭祀舞蹈,它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区,传统习俗有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鬼逐疫或料理丧事,需请“梅山教”师公(壮语称“公筛”,即巫师)主持盛大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的称谓各地不一,有“打醮”、“做斋”、“古筛”、“调芒庙”、“调筛”、“唱师”等称呼。师公在祭祀仪式中,除了进行念咒、卜卦、请神、驱鬼等巫术活动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传说故事,此舞蹈,被称之为“师公舞”。

  “师公舞”源于何时有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秘密文”等唱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葛诸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随征,后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此外,师公舞与岭南古代傩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傩舞,作为一种驱鬼逐疫的古礼与民间习俗,早在周代已盛行于宫廷和中原地区的北方农村。古代傩礼是驱鬼逐疫,时间在除夕前一日和老人丧葬时,方相氏戴面具扮傩,服装是玄衣朱裳,道具是戈、盾,这些与师公在“打醮”、“做斋”仪式中的祭祀内容、服饰道具都有相同之处。仪式最后,师公穿红袍、戴面具、执赶鬼杖或剑器到各家各户赶鬼的场面,则与方相氏索室驱疫如出一辙。再将在宋代已闻名京师的“桂林傩舞”与壮族“师公舞”相比,则发现有更多的共同之处。另外,在打击乐伴奏中,均以蜂鼓作为主要乐器,而且都说是由五乐师傅所制,这就说明壮族“师公舞”与傩舞的关系很密切。

  由于壮族人民聚居的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各地“师公舞”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和演唱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来公舞的风格古朴淳厚,动作沉稳健壮,其基本要求是:马步要矮、身要摆,胯要扭、膝要颤。舞蹈时,经常在一个强烈的鼓点上突然吐气屈膝,身体随之反复摆动,腿部动作丰富多样,既有特点,又富于韵味。

  师公舞都用蜂鼓、扁鼓、锣、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导作用,蜂鼓因形似黄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烧成,内空,一头大,一头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头用棍击打,鼓声清脆悦耳,另一端以手拍击,鼓声浑厚深沉,双手交替击打,变化多端。舞蹈结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环杖到各家各户赶鬼,最后将一纸船点燃了丢下河去,壮族人民借此以示驱邪得福,祈求吉祥平安。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