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少数民族三月三(1)——壮族“赶花街

※发布时间:2017-12-1 11:23:5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对一千多年前都城王孙仕女们,欢度这个暮春佳节时的场景描绘,该是多么令驰神往。在春和景明的时光里,人们在郊野水畔,欢娱嬉戏着。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这天是黄帝的诞辰,所以早年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虽然汉族人对三月三传统节日不是那么热烈并有淡忘之嫌,但是,我国的好多少数民族对三月三狂热反而更甚有加。在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那里,仍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壮、侗、布依、水、仫佬、毛南、苗、瑶、畲等民族中。据我所知和所见,一些民族过“三月三”的节俗也不尽相同。

  三月初三,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地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壮族四季有节,除春节、端午节等多民族共有的节日外,还有祭龙节、尝新节等。但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要数三月三。三月三的习俗流传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各地的节期略有出入,内容也小有不同。

  我认为,广南县三月三的“赶花街”独具特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分布于县内各地的壮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背着花糯米饭,带着花线,到壮族较为密集的那伦、者兔、旧莫等地赶街,所以三月三在广南又叫“赶花街”。据说“赶花街”源于过去稻作民族在春耕前进行以物易物的贸易,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固定的集市和节日,如同大理白族的三月街。

  三月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三月三的赶花街,也是一个爱情盛开的节日。节日未到,勒少(姑娘)就忙着细心织制毛边布鞋、绣花鞋垫、土衣等礼物送给情郎,向心爱的人暗示自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勒冒(小伙)则精心挑选头帕、花线、项链等信物,准备在赶街时送给中意的姑娘。长辈们也忙碌着为自己的女儿准备花衣裳、花糯米饭、红鸡蛋等用品。母亲会在月光下,教儿女们唱那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情歌,还教她们对歌的技巧,以便在小伙子的追问下从容应对,并祝愿她们寻得一份真爱。

  在广南,凡是壮族聚居的地方,都有赶花街,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者兔街。节日前一天,各壮族村寨要举行一年一度的祭“者”活动。“者”是壮族的神灵,包括寨神、山神、土地神、植物神、雨水神等。一大早,人们就杀猪宰鸭祭献“者”,祈求新的一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全家平安。祭献的时候,人人都庄重肃穆,心诚意敬。节日一大早,男女老少就邀约亲朋好友背着盛满花糯米饭的精制竹箩、绣花挎包,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毛边布鞋、绣花鞋垫、自制土衣、头帕、花线、项链等礼物,向街场走去。田野山上,可以看见一把把花伞像春花般飘动,伞下是一张张青春美丽的脸,花伞延绵成一条飘动的彩带,伞下传出男男的歌声,不绝如缕,在春天的田野荡漾

  还有三月三歌圩,界时十余万游客会聚“中国壮乡”广西南宁市武鸣县赶歌圩,体验独具特色的壮族风土人情。

  在当天举行的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上,巡游、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展演、中国壮乡歌王大赛、武术散打擂台赛、抛绣球比赛、抢花炮比赛、骆越始祖王祭祀大典、民间传统斗牛大赛、斗鸡、斗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逐一上演,令游客大呼过瘾。

  壮族是古骆越民族的,以好歌、能歌着称,壮族歌圩并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