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逊于柬埔寨崩密列

※发布时间:2018-3-18 23:25:5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被低估的景点。密林覆盖的荒蛮深山中,散落着历史久远的石头建筑群,粗犷的美感,神秘气息以及建筑技艺所带来的惊叹丝毫不逊于柬埔寨的崩密列。

  钟祥扁寨——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工事;百姓们在十个世纪里的避难所;国难时期,抗击日军的要塞;太平年代里,寂寞无人的简陋旅游区;当下年轻人周末徒步的去处。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被低估的景点。密林覆盖的荒蛮深山中,散落着历史久远的石头建筑群,粗犷的美感,神秘气息以及建筑技艺所带来的惊叹丝毫不逊于柬埔寨的崩密列。

  从钟祥市张集镇出发,武汉晚报记者一行迷了,不知该如何前往扁寨,只好把车停在一块大石头旁边。那个地方已经很偏僻了,四下无人,草丛里有被推倒的墓碑。

  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男人骑着摩托车来了。王河村副,来给我们带。他骑摩托,我们跟在后面。到了一座山脚下,他手一扬,“就在。”又说了一句,“曾黑子在这里打过日本人”,然后就突突突地骑着摩托车走了。

  “曾黑子”,听名字像,我一下想到了《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还打过日本人?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嘭”地一下点燃了我的好奇心,连忙问陪同的一位钟祥人。

  我一边想着“曾黑子”,一边开始爬山。山上有不成形的窄窄的,山林茂密,有的地方需要拨开树枝才能通过。树上开着朴素的白色小花,还有当地人才能叫出名字的野果。

  走着走着,我们五个人逐渐分散了,脚力好的小伙子早已走得不见了踪影,我落在了最后。当我两腿瘫软时,古山寨突如其来地出现在眼前,怎么也无法想像在这海拔500多米的山上隐藏着这样的建筑群。

  大小不一的石头整齐地垒成拱形门洞和城墙,沿着山势的修筑。城墙大概宽1.5米到2米,高4米,最高6米。每隔七八米,就有一个城墙垛,有点像长城。

  让我惊叹的是,那些形态各异的石头是怎么垒得这样坚固,富有韵律和美感。同行者笃定地说:“古人的建筑力学原理比我们掌握得好多了。”我奋力攀上去,群山一下就踩在了脚下,茂密的丛林里传来巨大的松涛声,心里一下变得很寂静。

  不知是否有哪位古人与我一样曾这样站立和感受过,更有可能这只是我的矫情,他们只是在这个侦查“敌情”而已。

  “气势雄伟”也是古山寨带给现代人的视觉感受,而在古代,它只是老百姓兵患匪患的避难所,承载着奔波、恐惧与失所。

  张集镇党政办主任王运华介绍,山寨分为外寨、中寨、内寨三层。外寨叫拦马墙,高2米,厚2米,凡到山寨避难的百姓,可以把牲畜一律放在拦马墙里。

  中寨高4米,厚3米,是一般贫民百姓避难的地方。老百姓进寨后,自己找地方铺席子、搭草棚安身。一次可以容纳上万人。内寨是有钱大户人家住的,有一千多间房屋,常住户60多户。内寨高4米,隔一段就有高宽各0.5米的城墙垛,用于观察敌情和与敌交战。

  据说寨中曾有一口大井,可供山寨中几千人饮水食用。传说井中有一只几十斤的大乌龟,自清末后,这只乌龟离开山寨爬到了山下的爬爬沟(当地人称乌龟为爬爬),山寨中的水井便枯竭了。

  山寨散落在山上,我们继续爬山、探寻。到了山顶,石头拱门上刻有葫芦状的花纹,还有曾装过木门的痕迹,不似山腰上的建筑那么简单,而是好几进屋子,同伴笑着猜测这是客厅、这是厨房、这是卧室……应该就是供有钱人家住的内寨了。

  地上散落着一些断碑,字迹模糊,只能勉强辨认出“皇上嘉庆四年”,200多年前的东西就这么随意扔在山林中,也没什么大惊小怪。

  山寨上还曾铸有两尊500斤重铁炮,做警报用的。第一炮响时,是告诉百姓有匪情,准备上寨;第二炮响时,是已逼近,赶快离家登寨;第三炮响,是已到了,寨门关闭,逃难的百姓,得另找避难处了。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