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东乡族介绍--中国五十六民族介绍--广西电视网

※发布时间:2015-6-17 11:35:3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民族概况: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中华人民国成立前曾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市和广河、和政、临夏等县及新疆伊犁地区,青海也有少量定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人口数为513805。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部分人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构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从13世纪以来,河州一带就是包括色目人和蒙古人在内的蒙古军驻守、屯田之地。13世纪末,镇抚陕西、甘肃、等地的元朝安西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其属下蒙古部相从。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也相聚在西北地区。14世纪初,元成死,安西王阿难答与皇后伯要贞氏等策谋,事泄被杀,但其属下仍很强大。其子曾联合伊斯兰教群众反叛,为元朝,阿难答属下纷纷逃避。当时交通不便、偏僻闭塞的东乡,就成为阿难答属下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区之一。他们在这里与当地汉族、藏族等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逐渐融合成为东乡族。

  对东乡族的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二:一说成吉思汗于1226年征西夏时,兵临河州、临洮一带,将部分蒙古军留驻此地,这些人以后进入东乡,形成东乡族;一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波斯掳来大批工匠,其中一部分被安置于东乡,以后形成为东乡族。还有一说认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但关于东乡族源和形成问题,大部分学者持上一种看法。

  形成历史: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四年(1400年),在今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保安”是由地名演变为族名的。一般认为该族是元、明时期以伊斯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也有人认为保安族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发展而来。他们原以驻军垦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长期与当地东乡、撒拉、藏等族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发展为保安族。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当时保安城内“番回”达百余家,城外有四屯,一干余户,由土干户。雍正七年(1729)土千户王喇夫清朝,川陕总督岳钟琪派兵进剿,将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设“把总”,改属西宁镇统辖。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隶属循化营,由府管辖。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当地隆务寺封建主,东迁。先在循化居住数年,后又转徙今甘肃积石山下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从清末至中华时期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下。1930年起,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

  文化艺术:

  东乡族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传统,不仅有古老的史诗、传说、故事、民歌,还有富于一定和哲的笑话、谚语和谜语。长篇叙事诗《战黑那姆》,《璐姑娘斩蟒》和《勇敢的阿里》,脍炙人口。《白羽飞衣》等童话故事颇富启迪和教育意义。现代民族文学领域,东乡族人民涌现出了不少作家。如著名诗人汪良玉的长诗《米拉朵黑》十分有名。

  东乡族人民的民歌很有特色,感情真挚,风格多样。主要分三种类型:劳动歌谣、花儿、婚礼歌。东乡族的“花儿”能即兴将景将情自然融合于一体,生活气息浓郁。东乡族的主要文艺活动有“那敦赤”摆摊献艺,表、拉、弹、唱。其民间乐器有“咪咪”(类似两支并排的小竹笛)、“四弦子”和“什鸦”(泥制吹器)。体育、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民间美术则以木、石、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著名。在绣花、织褐等方面也反映了东乡族人民的艺术水平。

  风俗习惯:

  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东乡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即在农闲时,一些人凑在一起,选一只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饭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锅,杂碎拌上调料上锅蒸,吃平伙的人就喝茶、吃油饼,等“发子”熟了,一人一碗,尔后又在肉汤里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后大家摊钱给主人。也可以用东西和粮食折价顶替。

  东乡族人民也很讲礼节,热情好客,尊老爱幼,讲究卫生。老人居上方。在就餐中,老不食,晚辈不得动手。除老年妇女外,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桌吃饭。客人上炕需脱鞋,女客可不脱。东乡人待客一般不与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对客的。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

  东乡人因为教关系,保持着良好的沐浴习惯。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小净”每天洗,保持手、脚、口腔、面部、鼻孔的干净。“大净”,一周一次,保持洁净。每逢节日前,人们普遍要沐浴。在禁忌方面,东乡人因教原因,禁食猪、狗、马、骡、驴肉,忌说猪;不食动物的血;禁带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递烟敬酒。

  人死后,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风俗习惯东乡族在传统婚姻关系上,还保留尊从“阿哈交”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族或家族的形式。一个“阿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上百户不等,辈份最高的年,称为“当家”。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违者将受到。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包办婚姻为主。男女十六七岁就可举行婚礼,但现在按我国《婚姻法》年龄结婚的男女越来越多。婚礼仪式带有教气氛。

  教:

  东乡族伊斯兰教。东乡族的族源主体——元代西域的色目人就伊斯兰教。13世纪时,东乡等地区已成为我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中心。至今东乡族自治县境内,还有一些穆斯林先哲的庐墓。18世纪初,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东乡族共同的教。解放前,东乡族的伊斯兰教的和“门宦”制度极为复杂。“门宦”是指中的小派系,又称“道堂”或“拱北”。东乡地区有两大:格底目与伊赫瓦尼。或称老教与。老教中有四大门宦。不设“门宦”制度,并恢复伊斯兰教的正统,得到广泛的与支持。1 O世纪初,已流行开来,传到了、青海和新疆等省(区)。

  民族服饰:

  在服饰方面,最近几十年来,变化较大,并开始与汉族和回族的服饰相近,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头饰上。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帽,称“号帽”;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般要长到腰际,头发全部被盖住。现在一些参加工作的年轻妇女,为了劳动和工作方便已不再戴盖头,而喜戴一顶白色小帽。东乡族男子不喜留长发,但习惯留胡须,这与回、保安和撤拉等伊斯兰教的民族不一样。据说,穆斯林男子,到适当年龄留有胡须,同教者见到都要以礼相待。

  东乡族男子多穿宽大的长袍,束宽腰带,腰带上挂小刀、荷包、鼻烟壶和眼镜盒等物,头戴或白或黑平顶软帽,老年人喜穿长袍和仲白,一般用灰色或黑色布缝制,对襟长袍。妇女穿大襟上衣外套齐膝坎肩。非常别致的是妇女的帽子,小女孩域一种圆形帽顶为绿色或蓝色,帽檐有红色或绿色皱褶花边的帽子,帽沿上坠有彩色线编成的穗子和各色珠子。未婚少女的盖头用细薄柔软的绿绸纱做成,结婚后改用黑色的,而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

  饮食习惯:

  东乡人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通们的面食种类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鸡娃”很有讲究,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或尊贵客人吃。

  东乡族的饮食上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每日三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东乡族还喜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

  东乡族热情好客,以鸡待客是东乡人的传统礼节。东乡人在宴席上吃鸡十分讲究,通常把鸡的各个部位分成13个等级,按辈份吃相应等级的部位。在13个部位中,鸡尖(鸡尾部)最为尊贵,一般只有席间主客和年才有资格享用。

  东乡族制作“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

  东乡族人喜欢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一般每餐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壶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即由茶盖、茶碗和底盘座组成。

  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骡肉、驴肉和自死动物及动物血;吃饼和馒头要掰开吃,不能整吃。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递烟敬酒;禁带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

  传统节日:

  主要节日与其他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日。圣纪日一般在清真寺集众举办,节日活动有涌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每逢节庆,都要摆“古隆伊杰”筵,意为“吃面食”。主要面食品有油香、麻贴(一种笼屉里蒸的油花小馒头)、酥馓(油炸的花)、馓子等。其中大部分都属油炸面食。东乡族善于制作油炸食品,所做的油炸食品不仅在节日宴请客人时必备,而且还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在开斋节或平时请阿訇诵经也要制作油炸食品;妇女坐月子,娘家人去看望除要带一种名为仲布拉的面食外,也要带一些油炸食品。

  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凡能参加斋戒的男女,每日从黎明到日落不饭不食,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教节日。

  节日期间,东乡族穆斯林与其他民族的穆斯林一样,沐浴净身后,穿上清洁的民族盛装,在清真寺做礼拜,并听教长、阿訇讲经布道。然后分头上坟,悼念亡人。

  同时,各家各户架锅、揉面、炸油香、酥馓和油果等节日食品,相互馈赠和招待客人。东乡族十分好客,节日期间,来访客人,除用"三炮台"盖碗酽茶款待外,有条件的人家,还宰羊,用"全羊"席招待。一般都以油香、"尕鸡娃"待客。东乡族对吃"尕鸡娃"别有讲究。他们将整鸡按各个部位分成十三等级,亲朋,各按辈分吃相应的等级,其中以"鸡尾"最尊贵,聚餐时让最受尊重、最年长或"首席"宾客享用。宾主欢聚,共同祝贺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