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高考地理】2020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知识归纳总结

※发布时间:2020-1-4 7:53:0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④粮食问题: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尤其是中非、西非、东非地区,人民营养不足;少数发达国家的商品粮积压越来越多,极力争夺国外粮食市场。

  我国发展水产业的条件相当优越:沿海四大海域的近海海域及以东的太平洋海域;约有2000万公顷水面,其中有3/4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季风区,这一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e我国水产品总量中,海水产品较淡水产品多;在海产品中以天然捕捞为主;在淡水产品中以人工养殖为主。

  ①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有明显的不同。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上的,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欧洲、的发达国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的人口已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

  我国人口分布不平均:东南多,西北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面积占全国43%,人口占94%)

  原因是: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人口密度大;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人口密度小;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④我国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世界1999年10月达60亿,每年约7800万速度的增长;我国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总量达12.95亿,每年1200—1300万的速度增长)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的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短缺和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三废噪声污染问题,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

  ④承载力: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范围内,能容纳人口数量的能力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

  ⑤人口容量:简单地说,就是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准确的定义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的主要矛盾是以人口增长过快,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遭到,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

  a.社会因素:、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且影响越来越大。

  b.自然因素:原生因素(地形、气温、温度、降水等);次生因素(物理、化学、生物方面对的污染)。

  a.一个地区质量的好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着特殊的影响;b.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观、资源观和发展观;c.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d.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资源,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有大不一样;e.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后果

  a、现状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从贫困落后山区到沿海发达城市。圣艾斯特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