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邓新华:待人工智能裁决日 我赌张维迎赢过林毅夫

※发布时间:2016-7-24 12:36:0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摘要:首先是,政府干预的算法没有最优方案的算法标准和胜出机制,官员自以为的最优方案是不是错觉,连他们自己都无从知道。我不相信人工智能会判官员的感觉赢。其次,干预派所说的“特殊情况”,市场派都有考虑,且提出了市场算法的解决方案,而干预派从没有从算法上推翻这些方案,他们甚至从来没有理解这些方案,他们只是用各种理由重复“这个问题真的很特殊,所以要政府干预”。所以,看起来他们更像是陷在生物错觉中的一方。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慧,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文/邓新华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搜狐财经思想库评论员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赢了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网上对人工智能的讨论越来越多。类似人工智能是毁灭人类还是让人类永生这样的大话题也讨论者众。这些话题当然都是很值得讨论的。讨论慢慢来。我想讨论的一个小问题是:人工智能应该能裁决经济学的理论争议。

  为什么?因为人工智能具有强悍的学习能力和修正能力,它不受人的生物属性影响。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积累人类行为模式的资料(这不同于经济学者带着偏见建立的模型),并通过计算判断哪种理论更优胜。

  这几年张维迎和林毅夫的争议颇为引人注目。张维迎老师认为,改革的成功是市场的成功,以后也要靠市场,不靠政府干预;林毅夫老师则认为,改革的成功既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政府干预,以后也要靠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这两位都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们的争议是学者之争,分别代表很多人的看法。

  在这次人机大战中,“算法”这个词应该为很多人熟悉了。通常说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之争是理念之争,这没错,但也可以说,市场和政府之争,是算法之争。

  市场经济为什么是一种高效率的算法?市场经济的算法基于两大机制:第一,价格计算。市场中的一切都按照自愿出价来交易,所以其价格是真实的。有了价格,才可以知道一项投资在市场中的成本是多少、售价是多少、利润是多少,才可以知道这项投资是不是有效率的。第二,优胜劣汰。价格核算下亏损的企业将会逐渐淘汰,而利润高的企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大。当然,这两大机制的运行基础是产权。你雇佣人谋财害命,这是侵犯产权的,是对市场的破坏,而非市场行为。

  利润成为评判造福消费者程度的可靠指标。无数的企业追逐最优利润,其实就是人们通过市场互相造福,并由消费者的选择来确定优劣。最优方案就通过市场的算法,自然而然地成为胜者。

  再来比较政府的算法。政府的算法首先就不是靠价格,而是靠税收,所以,一项投资究竟有没有效率,其实是不知道的。其次,市场中是无数投资者试错无数种方案,并且随时调整,而政府则是少数人决策少数方案,并且,方案错了也很难被淘汰。因为,官员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是分离的。

  比如,像滴滴、优步这样的打车新模式,政府那少数人怎么可能干预出来?官员们只会努力阻止陈旧的出租车模式被淘汰,因为旧模式的失败意味着他们工作的失败,以及既得利益者的损失。又比如,政府管制医生服务价格,医生就会隐瞒自己的医术,或者不再努力提高水平,因为他们的努力在管制算法中不能得利,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政府干预阻碍了“分立的知识”的利用。

  人们有很多对市场算法的误解。比如,很多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讲效率不讲道德。张维迎常说,市场经济讲自愿交易,你要想别人跟你交易,你必须要首先给别人带来好处;市场的逻辑是,你要想幸福,就必须先让别人幸福。市场基的算法已经是最讲道德的算法,道德已经内含在市场的算法之中。

  又比如,信息不对称也是人们主张政府干预的理由之一。张维迎老师打了一个绝妙的比方。他说,为什么土豆没有品牌,而电视机有品牌?因为土豆的信息不对称很少,消费者不需要品牌也能挑选。消费者一般不知道电视机的状况,但这无须消费者担心,企业更担心消费者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不买,所以企业会投巨资来建立品牌。如果它的产品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它就会损失巨大的品牌投入。也就是说,市场的算法自身已经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上一页

推荐:

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