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酒店住宿> 文章内容

青岛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让更多人住上便宜房

※发布时间:2020-11-28 13:27:1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整整18年,从单身汉到两个孩子的父亲,外地来青务工者严先生一直住在租来的房子里。随着房价飙升,很多像严先生一样的外来务工者表示,要想融入城市,房子是比户口政策更大的障碍。买房子,离他们很遥远;租房子,价格也越来越高。严先生说,他期待能在的房子里实现自己的城市梦想。

  在李沧区青山上,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严先生的租住处,这是一个60多平方米的房子,除了沙发和橱柜,屋里几乎没有别的家具。大货车一辆接一辆从门前的上轰隆隆地驶过,房子似乎都在颤动。

  严先生上六年级的大儿子正在客厅的电脑前玩游戏,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尽管屋里生着炉子,但仍让人感到一阵阵凉意。这个房子商住两用,40多平方米的客厅是作为严先生做生意的展厅用,线年初,严先生来到青岛发展,在一家公司驻青岛办事处上班,那个时候公司效益不错,除了底薪以外,每个月仅补助就超过1000元,这还不算业务报销的费用。严先生那时候只有20多岁,一年收入好几万元,意气风发,生活惬意,用现在话来说几乎属于“大款”了。

  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

  “如果那个时候考虑买房子,应该非常容易。就是到了1997年前后,买房也买得起,那个时候浮山后一带的房价也就是每平方米1100元左右,交三四万元的首付款就能买到不错的房子。”但是,严先生当时觉得自己年纪轻,也没有定居青岛的念头,因此并没有买房打算。之后,从仲家洼到浮山所,再到人民,严先生租房转战多地,每年的租房费都不下万元。

  1997年,严先生也依旧有买房的能力。那一年先是回老家结婚,结完婚后从老家重返青岛,却遇上公司经营困难而停产,一切又仿佛回到了起点。“当时单位承诺的分红都没有给我,我等于一无所有了。”严先生说。

  随后几年,两个儿子先后出生。这期间,严先生到一家建材市场自谋职业,不得不从三元五元钱赚起。慢慢地,他也攒了一些钱,买房的念头自然萌生了。但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利用手头的资金扩大经营。到底是买房还是扩大经营?思考再三,他选择了后者。但是,由于资金周转不灵,严先生的小公司并没有赚大钱,买房子的愿望也落空了。

  在长达18年的租房史中 ,严先生租过最小的房子只有20平方米,堪称“蜗居”。他,妻子,两个儿子,还有岳母五个人挤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转个身都难,但他们就在这样的空间里生活了整整5年。这期间,争吵矛盾,酸甜苦辣自不必细说。严先生说,这么多年他租房的开支至少有五六十万元,当然里面有部分也是生意场地的投资,但要搁在房价低的时候,这些钱三套房子也买下了。

  “青岛是个很有活力的城市,投资、创业真不错,对外地人也很友善宽容。我想在这里住一辈子。”因为没有房子,严先生总觉得摆脱不了感。“回到济宁,老家人拿我当青岛人;在青岛,当地人也拿我当外地人。”

  严先生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的。他的一个老乡——济宁嘉祥的来青打工12年了,除了在工地上干活时睡工棚以外,大多数时间都睡在大通铺上。“他们根本租不起房子,尤其是找不着活时,只能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这就是农民工都知道的‘两元大通铺’。”严先生说。但就是在这样的中 ,走出了许多的成功者,他们都是城市的建设者,渴望被认同。

  外来务工者买房不容易,本地市民也不轻松。为了解决成千上万个家庭住房难的问题 ,近三年来,青岛市先后确立了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商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2011年至2013年,青岛市还将计划筹建保障性住房 3万套、限价商品住房3万套。

  对于处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之间的城市“夹心层”家庭,青岛市开全国之先河,创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在市北区劲松一和李沧区文安修建了3000套公共租赁住房。这批公共租赁住房生活设施完备,租金却相当于周边同类房屋租金的七折。

  据了解,当前限价房、经适房等申请者须持有当地户口,这也让外地务工者望尘莫及。对此,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之前的政策没有放开,不代表永远都不放开,有些项目已经纳入规划,一旦条件允许、时机成熟,政策将会放宽。”目前,市大力鼓励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用工单位,�房(库)或利用生活配套区、厂区空闲土地,建设职工公寓、集体宿舍……记者 赵君瑶 陆